第211章 平平无奇4寸管 (第1/2页)
“我想吃巧乐兹。”
陈晨抬起头看看机场的便利店:“机场怕是没有那么便宜的雪糕。”
“嘻嘻,我就是说一说,走吧。”
卫筱挽起陈晨的胳膊,朝着停车场走去。
孙长兴打电话让她过去一趟,还说陈晨也会从羊城飞过来,所以卫筱寻思闲着也是闲着,来到机场亲自接机。
“你在羊城顺利吗?”
“还行,毕竟有林老登在,挺照顾的。”
“那你知道孙主任叫我们过来干什么吗?”
卫筱瞪着大眼睛。
反正听电话里的语气,孙主任挺急的,但又有些卖关子,一直说“等你到了就知道了”。
她寻思顺风和晨盾在临阳也没什么高科技产业,怎么就把孙长兴从首都摇过来了?
“可能是你这次援非的工作成绩显著,给你来加冕的吧。”陈晨随口一说。
“是哈?”
卫筱眼神明亮了一些,心说算他们有眼力见儿。
不一会儿。
车子停在信远钢管厂。
刚打开车门,几个老面孔就围了上来。
“陈总,卫总,辛苦你们专门来一趟。”
陶文辉和卫筱有一面之缘,因此还比较客气。
孙长兴就不一样了,抬手给陈晨的胸膛一拳:“你小子现在可以啊,工业农业没你不能干的。”
“害,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。”陈晨摆摆手,看似谦虚,实则逼味十足。
站在一旁的钱进最后一个捞到和这二位打招呼的机会。
也就是这个时候,他才盘明白。
敢情人家都很熟,自己才是那个外人。
刚开始他还有些担心,上面的领导下来,看架势是要挑毛病。
挑临阳市的毛病也就算了,可不敢把炮火转移到这二位企业家的身上。
毕竟人家是自己的财神爷。
不过看现在的情形。
无论是王主任还是陶司长,还是那位穿着军装的孙首长,都对两位小财神爷礼遇有加。
在欢声笑语中,一行人走进信远钢管厂的生产车间。
车间大的不行,机械化程度很高,不少的机器一看就是新的,说明是最近才引进的。
目测规模是五百万吨级别的,这个体量在县级市来说已经很可观了,甚至有可能在省内都能排的上号。
但偌大的车间,工人却异常的少。
王翰生抬手看看表,五点半不到,按理说还没到下班的点呢。
这么大的工厂,这么少的工人,多少显得有些可疑。
“卫董事长,今天是停工了吗?”
“没有啊。”卫筱清澈透明。
“那这个工人的数量不对劲啊,你们这么大的工厂,不到六点钟,车间只有十来个人?”
“我们三点下班,人少是因为有的机器没法停,所以他们是倒班来的。”
听到卫筱的回答,来访的众人遭遇到迎头一棒。
乖乖。
听说过顺风的工作制在国内独树一帜。
万没想到。
人连旗下的子工厂也贯彻了如此宽松的工作时间。
五小时的工作时间,平均薪资高出行业40%。
怪不得这家工厂拉动就业的效果明显。
钱进也有些自豪:“我们市里头好些基层工种都馋哭了,有很多人都辞职来了信远厂。”
“这我倒是信。”王翰生开了眼界。
“不光是就业层面,信远钢管厂在产值方面也是独树一帜。”
王翰生:“我看过报表。”
钱进卖力的介绍:“不光是数字上的拉动。人家钢管厂虽然是五小时工作制,但效率一点没落下。”
“一个月的产量,能顶得上过去我们全市一年半的产量。”
“而且还能带动相关周边材料,运输啦、钢铁啦,甚至连消费都能拉动。”
“…………”
在钱进放彩虹屁的时候,卫筱美得不行。
陈晨诚不欺我。
看这样子,几位领导确实是来给自己加冕的。
有一说一,信远钢管厂乃至整个的临阳产业链能有今天的成绩,卫筱当初都没有预计到。
但项目开展之后,人家确实是嗷嗷赚钱。
于是她扬起小脸,睫毛舒展:“我很惭愧,只能说越努力越幸运叭。”
“老实话讲,我们内部当初对于这个援非农业工程不太看好,觉得有点赔本赚吆喝。”
“但国家把任务降下来了,我们当然是配合。”
“结果做着做着,产值很高,利润也很可观,还顺便帮了一把临阳市。”
“属于是双赢了。”
钱进立刻抠出+1:“绝对的双赢!”
“因为这个经验,我最近思考了很多。”卫筱小算盘打起来。“全国类似的城市有很多,而全世界需要援助的城市也有很多,我们可以在拉美、东南亚这些地方复制类似的模式。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