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盟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同盟小说 >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,老祖宗慌了 > 第七百一十九章:动刀准噶尔

第七百一十九章:动刀准噶尔

  第七百一十九章:动刀准噶尔 (第1/2页)
  
  大清·嘉庆时期
  
  嘉庆皇帝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。
  
  是啊,是严惩贪腐最强的皇帝之一,也是放任贪腐最强的皇帝之一。
  
  自家阿玛可跟玛法不同。
  
  玛法是为了治国理政,他是为了掌握平衡。
  
  想到乾隆的种种手段,嘉庆还是忍不住叹羡一声:
  
  “真是千古奇闻。”
  
  将整座朝堂当作掌中之物。
  
  自己是真学不来啊。
  
  ……
  
  【雍正惩贪,实行的是“完赃减等条例”。】
  
  【凡贪污挪用公款的罪犯,如果在一年之内将所有公款都补齐了就可以免死,减罪一等。】
  
  【如果一年之内没有全部补上,还可以再宽限一年,让犯官自己到监外去筹款来还钱。】
  
  【第二年仍然没能补全的,犯官进监狱,而他的家里人仍然可以帮他筹钱补赔。】
  
  【所以雍正一朝的贪官污吏最后很多人都没有被处死。】
  
  ……
  
  大明·天启时期
  
  朱由校是真没想到。
  
  “铁面雍正竟然还是位讲究人。”
  
  他真有点佩服雍正了。
  
  夺而不伤,说明是只就事论事。
  
  还真有几分菩萨心肠霹雳手段在上面。
  
  朱由校眼珠子一转有了个主意。
  
  这一招若是单用,那对前朝那群王八蛋是肯定没用的。
  
  士绅一体那些也是如此。
  
  但架不住他有个好祖宗啊!
  
  这时候他不觉得自己被太祖老人家坑了。
  
  “拨皮萱草,妙啊。”
  
  摸着下巴,朱由校琢磨着这件事还得让魏忠贤去办。
  
  先竖个典型,然后再来个求情。
  
  顺势推行完赃减等。
  
  完美!
  
  果然啊……
  
  朱由校伸了伸腰,看向天幕。
  
  “开卷考试就是过瘾。”
  
  “难怪科举舞弊屡禁不绝呢。”
  
  ……
  
  【乾隆在二十三年,克服巨大阻力,毅然废除了这个“完赃减等条例”。】
  
  【规定不管你家里多有钱,贪污白银只要满了一千两,就判处斩首,绝不宽贷,你用多少钱,哪怕十万两,也买不回这条命。】
  
  【这一改革使清朝的惩贪力度大大地上了一个台阶,无数贪官,人头落地。】
  
  【这还不算完事,那人死了,钱就不用还了吧?】
  
  【不行!“其未完银在于各犯家属名下严追,并将所有家产尽数查出,变价还项”。】
  
  【本人处死后,还要接着追查家属的财产,把所有家产都要追出来,这才算罢手。】
  
  【为了防止贪污的人转移家产,他要求各省总督巡抚一旦发现有贪污犯,第一件事,就要派最快的快马,去查封他的家产,防止他转移。】
  
  【乾隆惩贪手段之严酷,比雍正有过之而无不及。】
  
  【在整个历史上,惩贪最严厉的皇帝,乾隆可排第二位。】
  
  ……
  
  {而且乾隆惩贪执法极严,波及面广。}
  
  {高级官员犯别的罪也许情有可原,但是如果是贪污即使情节轻微,只贪了几两银子,也绝不宽恕。}
  
  {而且凡是与此案有牵连的其他官员,都会受到严肃处理,一个也不会放过。}
  
  {而且他打击贪污没有禁区,哪怕你是皇亲国戚也不行。}
  
  {那么问题来了,这样乾隆都是第二那谁是第一啊?}
  
  {你傻啊!第一宝座当然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了!}
  
  {只要贪污六十两,就要把这个官员的皮剥下来,里面填上草,放在下一任官员的办公桌边上,提醒你别再贪污了。这个办法,乾隆比得了吗?}
  
  {……这种事情为什么也要比啊……}
  
  ……
  
  大明。
  
  老朱冷哼一声:
  
  “比!为什么不比!”
  
  马皇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。
  
  她都快说累了,但还得说。
  
  “惩贪当然是对的,但像你那样既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。”
  
  “这贪根本都是你养出来的!”
  
  朱元璋眼珠子瞪的老大,指着自己鼻子惊怒道:
  
  “咱养出来的?!咱给他们官当咱还错了?!”
  
  马皇后平静的看着他。
  
  朱元璋梗着脖子犟了一会儿,最终还是败下阵来。
  
  “但妹子……没钱啊……”
  
  朱元璋终究软了口风。
  
  “这事牵扯着财税,又牵扯着白银海禁……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。”
  
  他看着马皇后和朱标,说着心里话。
  
  “咱都想好了,海禁咱给标儿开好,多捞些银子,其余照旧。”
  
  “等标儿一继位,直接拿着银子改革。”
  
  朱元璋看着朱标的眼睛,真心实意道:
  
  “这些坑,爹都给你填上八九分。”
  
  “但最后一分,要你来填。”
  
  “标儿懂爹的意思吧?”
  
  朱标红了眼眶,点了点头。
  
  朱元璋开心的笑了。
  
  “懂就好,那就好。哈哈哈!好!”
  
  ……
  
  【而在处理了张廷玉,后妃、皇族、太监、权臣、朋党的威胁全部被清除。】
  
  【乾隆开始把目光从内廷移到外疆。】
  
  ……
  
  天幕上。
  
  乾清宫内,
  
  一身石青金龙褂,乾隆立于御案旁,一边写着大字一边对跪在御案前的几名大臣道:
  
  “雍正九年为什么我们打了败仗?”
  
  “和通泊之战六万八旗子弟几乎片甲不回!”
  
  “就因为那时节他们内里上下一心,我军千里万里携粮带水奔袭,兵法上犯了大忌,必厥上将军!”
  
  “而现在呢……”
  
  人到中年,越发威严的天子抬眼看向他们,沉声道:
  
  “你们说用兵攻打准部是不合时宜?”
  
  “朕看是你们狃于久安!”
  
  大臣们惶恐道:
  
  “臣等非忤逆陛下,实乃自先帝与准噶尔部和谈后,双方已经处于和平状态将近二十年了……”
  
  “这八旗子弟没怎么打过仗,天下也已经习惯了和平,这突然要大规模对外作战……这……这……”
  
  另一名大臣同样道:
  
  “陛下,准噶尔并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威胁,如果这场战争不发动,陛下的圣名得以保存。”
  
  “但兵者不祥之器也,一旦战争失败,那陛下二十年的成果将会毁于一旦!望陛下深思啊!”
  
  乾隆停下手中动作,他也明白这些人是说了大实话。
  
  他自己难道不怕会身败名裂吗?
  
  他当然怕!
  
  但是……
  
  乾隆看着案子上墨迹未干的大字,喃喃自语着:
  
  “他们乱了,天山南北都乱了……”
  
  “阿睦尔撒纳来归。”
  
  “这是千载难逢的大机会!”
  
  “不能有一步失慎,更不能有一步走错!”
  
  “只要握准时机,就可以一举平定西疆,纳入大清版图!”
  
  “朕原来准备了十一万人马远征的,现在有了阿睦尔撒纳五千人,还有三车凌的两千人马。”
  
  “他们不但地理气候适合,骁勇善战恐怕也比绿营兵有过之而无不足。”
  
  “有先锋向导,又以准制准……”
  
  “此乃天赐良机!”
  
  乾隆眯眼看着他们,沉声道:
  
  “我大清朝的亿万斯年,就在此举了!”
  
  ……
  
  【乾隆十八年(1753),准噶尔发生内乱。】
  
  【早在乾隆十年(1745)九月,噶尔丹策零病死,就已经出现内乱的征兆。】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