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盟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同盟小说 > 家兄朱由校 > 第四百七十四章 两门三侯四伯爵

第四百七十四章 两门三侯四伯爵

  第四百七十四章 两门三侯四伯爵 (第2/2页)
  
  “这么大的城池,要填满它,那二百万百姓也需要一千万两银子啊……”
  
  朱由检看着齐王京忽然来了这么一句,让朱由校立马警惕的看了他一眼,试探着说道:
  
  “迁移银不可少,这可是弟弟你自己说的……”
  
  “我说的……我说的……”朱由检哭笑不得,而朱由校一听这话,也连忙打听了起来:
  
  “弟弟这齐国,准备什么时候迁移百姓过去?”
  
  “正要和哥哥说这件事情。”朱由检被提醒之后立马想了起来,然后说出了自己想用银子购买成本价的拖拉机,然后再迁移百姓。
  
  他这话实际上完全不用告诉朱由校,因为朱由校基本不管这些事情,他现在只管礼部和工部、刑部的事情。
  
  不过本着信任,朱由检还是和他说了,避免有人日后拿这事情挑拨离间。
  
  “这件事情,弟弟看着办便是。”朱由校听后摆了摆手,并继续道:
  
  “反正关外老奴留下的二百余万亩耕地暂时也吃不下,就算迁移百姓,恐怕也需要一年的时间。”
  
  “一年之后,工业区的拖拉机能每年提供四千台给关外三省也不错了,辽东反正已经开垦差不多,留下的百姓就一点点分地便是。”
  
  朱由校这话说的很大方,但是他也具体算过的。
  
  按照朱由检的话来说,十户一亩拖拉机,那四千台就是每年得迁移四万户百姓,二十几万人。
  
  这对于大明来说当然没有什么,二十几万人的移民,山西随便迁移一府百姓就能满足指标。
  
  不过,拨出去齐国的两千台拖拉机能做什么?这就不用多说了。
  
  算上目前攒下的三千台,以及到了年底产出的一千台,可以说明年年底齐国会有六千台拖拉机,能开垦近十万亩耕地。
  
  只有当地富裕了,后续燕山派的官员才会愿意前往齐国。
  
  朱由校等同于是在帮助自家弟弟建设齐国的同时,排除国内的隐患来换取大明的长治久安。
  
  如果不是怕其它藩王有意见,诸党官员有意见,朱由校都想每年拿出所有拖拉机来买平安,把燕山派官员提早送出大明境内。
  
  只可惜他想这么做,但燕山官员却不想走。
  
  说到底,朱由检口中要就藩,让齐国比大明繁华的话,根本没有多少人相信。
  
  在大部分官员看来,大明的繁华是建立在大一统王朝两千多年以来历代建设,以及大明两百多年建设起来的。
  
  齐王新政固然好,但那也是建立在大明国力之上才做出来的伟业。
  
  如果朱由检留下,那依托大明的国力,他能做出更大的伟业,而如果去了齐国,那齐国能发展的比大明好?没人相信……
  
  “工业区的事情,估计在明年第一批工业区全部投产,后年开始开始第二批工业区的十年建设。”
  
  “十年后,大明应该能年产数十万台拖拉机,上万蒸汽轮船和火车头,能取代数百万耕牛和数百万驮马,十数万木船。”
  
  朱由检给朱由校不断灌输着工业区的重要性,就是不希望自己走了之后,自家哥哥为了维持大明君主集权的统治而中断科技研发。
  
  “届时弟弟估计还在,弟弟掌权的话,我无需担忧,哈哈哈……”
  
  朱由校没心没肺的笑着,但朱由检却听后摇头。
  
  如果大明有实现他政治抱负的土壤,他自然不愿意离开,可事实证明,这样的土壤并没有。
  
  大明这块传承了五千多年文明的土地上,已经充斥着太多利益,而利益也被大量瓜分。
  
  他能做的只能是为破破败败的这间屋子舔砖换瓦,却不能掘根,因为他的身份注定了他不能做这种事情。
  
  但是齐国不同,去了齐国,在那片没有利益纠纷的土地上,他能最大的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。
  
  他想试试看,如何平衡君权和民权的关系。
  
  如果成功了,诸藩会学习效仿,甚至大明也会效仿。
  
  如果失败了,那么他可以借助大明的力量来重新尝试新的办法,吸取失败,留下成功的国策。
  
  他可以失败千万次,但只要成功一次,诸藩和大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。
  
  这是大明给不了他的一个机会,因为大明一旦失败垮台,那将没有任何力量帮助朱由检重新构筑一个新大明,但让大明自然过渡,它却能在关键时刻帮助朱由检构筑无数个新齐国。
  
  当然,这也仅限朱由校在位时期,因为朱由检不敢保证自己那个大侄子朱慈燃会不会延续他的政策。
  
  “这么算来,明年齐国应该就能自给自足的养活三营兵马了。”
  
  朱由校双手撑在齐国的沙盘上,莫名说了这句话,而朱由检听后摇了摇头:
  
  “我准备让金铉他们六月出发,先带两营兵马和一万瀛洲劳改工过去,然后在腊月再让黄龙带一营兵马和下半年产出的拖拉机,以及一万劳改工过去。”
  
  “金铉抵达齐国,应该是十月,留给他的开垦时间有五个月左右,三千台拖拉机,半年顶多能开垦出两万亩不到。”
  
  “算上鱼获和当地制作的土化肥,我估计第一年应该能达到亩产一石,尚且不能自给自足,还得让瀛洲对其供应粮食才行。”
  
  “等黄龙也带人过去后,当地每年恐怕要十二万石粮食才能满足缺口。”
  
  “我的预计是,天启十五年左右,他们这三万人可以自给自足,并且可以接收三万移民,之后每年移民数是拖拉机数的三倍左右。”
  
  朱由检算好的,一台拖拉机可以耕地十到十五亩,而一个人想要生活,就需要四到五亩的基本耕地。
  
  换算过来,一万台拖拉机可以耕出十到十五万亩耕地,而移民人数在三万左右是比较稳妥的。
  
  当然,当最开始移民的人已经有超过五亩的耕地后,齐国百姓的肉食就不成问题了,因为有充足的粮食来生产饲料。
  
  如果第一批移民有超过十五亩的耕地,那么后续的移民也就不会担心去到当地买不到粮食吃了,甚至金铉可以凭借赋税来发放粮票。
  
  因此拖拉机是齐国发展道路上的杀手锏,它的数量越多,齐国就越快地走上正轨。
  
  在十年后第二批工业区陆续竣工后,齐国每年将获得十几万台蒸汽机,新增上百万亩耕地,每年能多迁移几十、上百万人。
  
  不过这个前提是齐国能拿出那么多迁移银,而迁移银只有靠瀛洲的劳改工去金山府(阿拉斯加)为齐国赚金银了。
  
  眼下一两万的劳改工倒没有什么,但日后劳改工调动的越来越多,自然就不好商量了,因此朱由检准备提前说好。
  
  “瀛洲的劳改工,齐国出一两银子迁移一个如何?”
  
  “些许倭寇,弟弟全部带走也无妨。”
  
  不出意料,朱由校大手一挥就让朱由检把劳改工都带走,不过朱由检没有这么做,还是坚持道:“还是一两一个吧。”
  
  “……”听着自家弟弟这么坚持,朱由校也侧目看了他一眼,想了想后点了一下头:“那就按照弟弟所说的,一两一个吧。”
  
  说罢,朱由校准备继续专心弄他的木头,但朱由检却说起了一件正事。
  
  “第三次北伐和诸藩就藩战争已经彻底结束,哥哥也该定下功赏了。”
  
  “这是臣弟拟定的名单,哥哥可以看一看……”朱由检说着,把怀里的一张纸拿了出来,而朱由校也接过摊开。
  
  在这张纸上,排名首功的就是曹文诏,其次是曹变蛟,熊廷弼、孙应元、孙守法、袁应泰、曹猛、尤世功、贺世贤等人……
  
  其它的祖大寿、毛文龙、吴襄、吴三桂等人的名字也在册上,一共一百二十七名将领上榜。
  
  除了他们之外,朱由检还在下面写下了黄龙、黄蜚、卢象升,戚元辅、戚元弼、李自成、刘宗敏等人的名字,一共一百五十九个将领上榜。
  
  以上这些,都是诸藩就藩战争和第三次北伐的功臣,而这其中,被授爵的一共有七人。
  
  北伐被封爵的有四人,分别是熊廷弼被擢升为江夏侯,孙应元被擢升定兴侯,曹文诏被擢升威远伯,袁应泰被擢升凤翔伯。
  
  诸藩战场被封爵的有三人,分别说黄龙的辽东侯,戚元弼的定西伯,戚元辅的定东伯。
  
  整个南北两大战场出了三侯四伯,但更要命的是戚氏一门出了三个勋贵。
  
  然而,这份要命却不够,只因为朱由检要再点燃一把火:
  
  “另外臣弟建议擢升戚元功为定南伯,秦民屏为武隆伯,秦良玉石柱伯。”
  
  朱由检的一句话,大明出了两个勋贵家族,并且是一门多勋的家族。
  
  即,戚金定远侯,戚元功定南伯,戚元辅定东伯,戚元弼定西伯,以及秦邦屏忠州侯,秦邦翰酉阳侯,以及秦良玉的石柱伯和秦民屏的武隆伯。
  
  两门三侯五伯,这是何等殊荣?
  
  “……”听到朱由检的话,朱由校沉默了片刻,他很清楚,两门的老将都是希望匡扶大明,站在自己这一边的,因此提拔他们等于巩固皇权。
  
  这样的册封,黄龙不会有意见,孙应元也不会有意见,熊廷弼也不会有,至于其它人就更不会有意见了。
  
  说到底,秦戚两氏基本是齐王府大部分武将的恩师,他们没有理由反对。
  
  “就按照弟弟说的办吧,不过……”朱由校认可了这份名单,但紧接着却沉吟道:
  
  “这名单之上,可以加上魏良卿、金錝、张献忠三人。”
  
  “他们三人,前二者这次护驾有功,希望擢升为皇城三卫都指挥使和开平府总兵。”
  
  “至于张献忠,我听闻他在多伦县守城有功,抗住了苏布地四万多骑兵围攻,这次或许可以擢升为一营参将,或者一卫指挥使?”
  
  (本章完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