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1章 望风而降 (第2/2页)
三人把托盘放在地上,双手据地,把头深深埋到尘埃里。
那姿势……
杨沅忽然想到了《水浒传》里宋江那销魂的跪姿。
“你们大鬼头派你们来乞降的?”
杨沅冷笑:“这人头……就是你们推出来的替罪羔羊?”
他们应该不懂替罪羔羊的出处,但是联系语境也能明白杨沅的意思。
三个人跪在地上,头也不敢抬,额头紧贴着沁着凉意、满是灰尘的地面。
“抚帅,这三颗人头,就是冒犯天威的罪人,马湖、南广、石门三蛮,现任的大鬼头。”
杨沅一呆,这个……他是真没想到。
大鬼头在部族里,拥有说一不二的权力和威望。
在这种部族式地方政权里,大鬼头也是该部族最大部落的族长。
所以,要么是他们自知难逃制裁,为了保全族人主动自杀。
要么,就是被他的族人们杀死。
如果是后者,那也就意味着,不只是他的族人,他的亲人、他的心腹,全部抛弃了他。
否则,是没人能杀死他们的。
想到这里,杨沅目光一厉:“他们是怎么死的?”
九溪重重地磕了个头,沉声道:“他们冒犯天威,为族人招来天兵,他们该死。所以,我们杀了三大鬼头。”
杨沅的目光定在九溪脸上:“你在马湖蛮,是什么人?”
“小人是马湖蛮现任大鬼头的父亲。”
那苍白须发的老者抬起头,望着杨沅,平静地说。
杨沅微微一皱眉:“你倒下得去手。”
九溪的眼角痛苦地抽搐了几下,依旧平静地说:“马湖蛮已经完了,抚帅老爷,他是大鬼头,他该死。”
这时杨沅才发现,九溪不是平静,而是麻木了。
叙州最大的戎民部族,现在集中起来,剩下的人凑不足一个寨子,该痛苦、该懊悔的情绪,早就有过了。
他现在只有麻木的一颗心,也唯有如此,他才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。
杨沅定定地看他半晌,慢慢收回了目光:“你们想要什么?”
九溪再次叩下头去,把一颗苍首朝向了杨沅:“求抚帅大老爷开恩,留我们一条活路。”
堂上堂下,一片寂静。
两侧的叙州文武官吏,现在的大脑也陷入了宕机状态。
把他们困在叙州城一个多月的土蛮,在杨抚帅赶到的第一天,就杀了自己的大鬼头,主动跑来乞降了?
这……这么大的一场动荡,这就完事了?
而杨沅的长时间不语,却让堂下跪着的三人禁不住地瑟瑟发起抖来。
难道杨抚帅还不肯罢手?
如果他不肯罢手,叙州三蛮真的会完蛋的。
终于,杨沅开口讲话了:“通判呢?”
叙州通判石蔚一个踉跄,就从班中闪了出来,结结巴巴地道:“下官在。”
杨沅道:“把三大鬼头的人头,和柯知州的人头挂在一起。他们三个,你安顿一下。”
说完,杨沅又转向九溪三人:“明日,本官再与你们详谈。本官答应你们,给你们的族人一条出路,而且,本官还要给你们指一条康庄大路。”
……
叙州府衙外,五味轩酒楼。
虽说此城受困一月有余,但是倒还不至于绝了粮。
毕竟这个时节,正是收缴税粮的时节。
而那些在乡下辛苦种地,奉养那些官绅老爷的百姓,却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。
所以,城里也只是拮据了穷人。
李凤娘有钱,泰熙也不差钱,虽然这里的饮食并不太适合她们的口味,但是桌上已经是本地最丰盛的菜肴。
窗子开着,从窗子就能看到府衙大门。
“天都这么晚啦。”
“咦,府里掌灯啦。”
泰熙坐在面朝府衙大门的方向,她心不在焉地看着府衙大门方向,不时就说上一句。
“别急,等那些官员们出来的,咱们再去给他一个惊喜。”李凤娘倒是淡定,只是埋头从那并不可口的饭菜中,努力寻找着可口的东西。
泰熙两眼一亮,趴在桌子上问道:“抚帅看到我,会感到惊喜吗?”
“那我哪儿知道。”
李凤娘冲她翻了个俏巧的白眼儿,沾沾自喜地道:“反正,他看到我,肯定会觉得惊喜。”
泰熙听了,便审视地看了看李凤娘。
“是个劲敌!”泰熙暗暗地想,对这个盟友,稍稍生出了那么一点敌意。
……
此时,大理城中,杨连高心潮澎湃。
苦心经营多年,今晚,他就要发动了。
他先赶到了天龙寺。
这天龙寺是民间俗称,因为有多位皇爷在此出家,皇族也在这里出家,这是一处皇家寺院。
杨连高礼佛、上香,默默祈祷今夜的成功。
等他离开山门的时候,寺中三塔只有尖端还在阳光沐浴之下,闪烁着金白色的光芒。
杨连高乘上了马,看了一眼高舒窈。
她穿了一身连帽的长袍,除了那张巴掌大的小脸,整个身子都笼罩在葛黄色的长袍之下,遮住了无限春光。
高舒窈向杨连高点了点头,带着侍卫们飞驰而去。
高舒窈举手打了一个手势,沉声喝道:“封锁天龙寺!”
(本章完)